- 张兴凯;石建勋;张正;马涛;梁继宗;张会梅;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大坝反滤层厚度基本都是采用经验法确定,缺乏定量化的确定依据。笔者依托实际工程,在渗流控制方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得到反滤层下游侧浸润线位置与反滤层厚度的关系曲线,再通过曲线的曲率变化来确定经济合理的反滤层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将反滤层的厚度确定在该曲线由陡变缓的转折点处是合适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也验证了该结果的合理性。该方法为类似工程确定反滤层的厚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参考。
2022年01期 v.41;No.181 5-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 王志鹏;张野;张高;刘曜;
针对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实际地质情况,采用离散单元法,深入研究了含节理岩体深埋引水隧洞初始应力、开挖锚喷支护及运行期工况下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变形特点。研究成果表明:洞室开挖后顶拱及边墙部位顺节理方向变形突出,受围岩拱效应的影响底板出现较大位移,且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塑性区及锚杆拉应力呈明显不对称分布状态,节理对岩体整体稳定性影响效果明显。基于研究成果,结合施工过程中实时反馈的地质信息,提出了节理岩体中深埋引水隧洞围岩稳定动态反馈分析和支护优化设计方法,在应用于该工程实践的同时,对类似水电站引水隧洞衬砌结构优化为挂网锚喷支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2022年01期 v.41;No.181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 孟尧;
为了研究寒区引水隧洞开挖完成后保温层的设置方式及保温效果的问题,以新疆某寒区引水隧洞为依托,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引水隧洞保温层的设置方式、设计厚度参数的比选。结果表明:寒区引水隧洞保温层设置在二衬表面的效果优于设置在初衬与二衬之间的,保温层设置在二衬表面;随着保温层、衬砌厚度增加,对应围岩的温度逐渐升高,厚度与温度呈线性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引水隧洞的保温效果,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41;No.181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 黄展钊;张家豪;田海波;黄勇文;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战略部署,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创新发展,笔者通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移民安置城镇化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实施城镇化安置过程中需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产业规划、生产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从而顺利实现移民安置城镇化目标。
2022年01期 v.41;No.18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曹军;
针对大沙坝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堆石坝面板出现的集中性裂缝,笔者对裂缝成因、处理时机和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裂缝提出2种不同处理方案。经处理后的压水试验和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裂缝处理效果良好。特别是针对由软硬岩联合筑坝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面板集中性裂缝的产生规律和表征特点进行探讨,总结如何避免出现该类问题的经验,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41;No.18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李鹏博;李桂生;
结合枢纽布置方案及船闸特点,基于可靠性、经济性、合理性等原则,对船闸闸阀门及启闭设备的布置选型、主要技术参数选取、船闸金属结构整体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操作运行条件等进行了研究。该工程已建成并进行了交工验收,相关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22年01期 v.41;No.18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 何涛洪;曾旭;张全意;张文胜;
为了掌握万家沟水库坝体自身防渗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渗流情况,通过对坝基、坝体及浇筑层间的渗流监测设计和监测成果分析,并经大坝质量检测及蓄水运行检验,得出坝体自身防渗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基防渗满足要求,坝体渗流在允许范围,坝体堆石混凝土浇筑层间胶结良好,未见集中渗漏的结论,对凸显堆石混凝土优异的自身防渗性能和简化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设计有重要借鉴参考意义。
2022年01期 v.41;No.181 34-3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 鲍天降;
针对水库巡检的信息化程度和实施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分析桃源水库监控现状及系统研发背景,提出基于5G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GIS技术的水库监控系统研发方案及建设措施。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水库的实时监控,提高巡检效率,为智慧水库管理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2022年01期 v.41;No.18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 祁善胜;
为掌握观测序列延长后的龙羊峡水库水文设计成果的变化情况,通过采用黄河上游流域实测的101年的径流观测资料、75年的洪水观测资料,运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对龙羊峡水库设计年径流、设计洪峰与设计洪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延长资料的水库设计年径流与原始设计成果相差不超过2%;重现期在1 00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的设计洪峰、设计洪量相对下降变幅在5%以内;重现期在5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的设计洪峰、设计洪量相对增加幅度在3%以内。通过计算,明确了龙羊峡水库建库30年后的水文设计成果。
2022年01期 v.41;No.18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 胡小虎;
新疆奴尔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主要岩性为西域砾岩,其爆破开挖后与河床砂砾石性质相似,设计将其利用在坝壳下游干燥区内。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可知,该部位沉降变形与坝壳之间相适应,符合大坝变形的一般规律,应力水平满足要求。大坝监测资料显示,该填筑区域沉降量较小,与坝体主要部位沉降相协调,与设计计算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2022年01期 v.41;No.18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 罗键;曾旭;
通过采用四川大学编制的NASGEWIN三维有限元软件对杨家园水电站大坝整体稳定进行计算,并结合监测结果对大坝施工期、蓄水期、蓄水后的结构稳定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各阶段结果进行对比,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大坝性态。该分析评价结果对水库今后运行调度及大坝安全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工程结构安全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2022年01期 v.41;No.181 55-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赵姗姗;
挑流鼻坎是比较常见的水力消能设施,其合理的体形结构是确保减小下游冲刷坑深度、改善水流条件、减小下游雾化影响的先决条件,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是验证挑流鼻坎结构体形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通过模型试验验证挑流鼻坎原设计体形,观测水流流态及下游冲刷坑深度,逐步调整挑流鼻坎的结构体形,统计分析下游冲刷坑范围及深度,最终确定推荐采用转向扩散斜切挑流鼻坎结构体形。该形式的挑鼻坎达到了挑距差大、挑射水流纵向和横向扩散效果良好、下游水垫波动较小、消能效果显著的目的。
2022年01期 v.41;No.181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 罗玮;周玮;
笔者以江西四方井水利枢纽溢洪道为例,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溢洪道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沿程水深、时均压强及消能效果等;通过优化进水渠形式,调整宽顶堰为WES实用堰,同时增加消力池长度等措施,提出了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原方案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控制段流态紊乱、消力池长度偏短;优化方案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保证各频率洪水水流平稳下泄。
2022年01期 v.41;No.181 6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吴亮;
QMS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具有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为形成有效的发电水头,在引水渠道末端设置压力前池。压力前池基础为湿陷性黄土和砂砾石互层,基础厚实,施工过程中采用砂砾石换填基础。压力前池在运行时出现结构缝漏水情况,渗漏水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加大了结构缝的破坏,加大了压力前池运行的风险。笔者根据压力前池实际建设情况,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压力前池稳定及渗流进行了计算分析,评价了压力前池运行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依据计算结果及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压力前池的运行安全,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参考。
2022年01期 v.41;No.181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 刘惠娟;
通过分析金城江水电站一期导流围堰安全度汛处理方案变更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工程进度与围堰度汛环境条件,提出一期围堰的防护与冲毁两种处理方案,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推荐采用具有工期影响小、容易施工、工程量小和总投资成本低等优势的防护方案作为设计围堰安全度汛变更方案。随后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防护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防护方案的设计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提出的关键施工技术能够实现一期导流围堰工程的安全可靠。该比选与分析成果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v.41;No.181 79-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何闰丰;黄莺;
为了能够解决传统人工经验方法准确率低、智能算法中存在的适用性不强等问题,针对支持向量机受到惩罚系数和核函数的敏感性,提出一种变压器诊断模型,该模型利用三对比值作为特征输入,利用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模型去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90%,而基于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率达到100%,预测准确率比支持向量机的高,有效地实现了对变压器故障的诊断,给变压器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2022年01期 v.41;No.181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 刘裕舸;黄忠辉;
针对采用传统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在变压器故障诊断时存在的准确率不高、智能化低等缺点,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SVM核函数优化算法,结合采用气体传感器、嵌入式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搭建的故障检测硬件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系统。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将SVM核函数优化结果应用于变压器故障分类及预测,能够将准确率从74.5%大幅提升至98.8%;同时,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022年01期 v.41;No.181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谭社平;
从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来看,外力破坏对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如何预防外力破坏,如何解决外力破坏问题,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视频分析预警技术得到了全面应用,基于该技术构建的智能视频预警系统实现了对外力破坏行为的有效干预,不但提前进行安全预警,同时还能记录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特征,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输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为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满足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要求。
2022年01期 v.41;No.181 94-9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陈宇燕;杨波;郭平;
针对传统控制的电压、频率存在的有差调节问题,提出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互联逆变器改进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是将电压补偿值与频率补偿值输送到PI控制器,得到的补偿电流再与参考电流进行叠加,最终使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进一步接近额定值。通过对比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022年01期 v.41;No.181 98-10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