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

水利水电

  •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研究

    王磊;韦雄飞;余晋;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信息化是数字孪生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的关键环节。笔者从技术维度和用户维度分析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3D等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建议,为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024年04期 v.43;No.19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辛克雷水电站引水防沙体系设计

    刘许超;肖豫;孙培翔;刘凯;

    辛克雷水电站所在河流含沙量大、电站水头高,泥沙对水库有效库容和水轮机磨蚀影响较大。针对工程突出的泥沙问题,根据“正向泄洪冲沙、侧向引水”的思路开展电站引水防沙体系设计,通过综合采用首部枢纽“四道防线”减淤排沙、水库拦沙及机械清淤等措施,使进入压力管道的泥沙含量达到设计含沙量的控制要求。设计方案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敞开式TBM穿越超长距离断层破碎带处理措施

    吴盛;

    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北干渠一标段16.07 km隧洞采用全断面隧道硬岩掘进机(TBM)施工,需穿越超长断层破碎带。针对隧洞超长断层破碎带复杂地质条件,提出采取TBM倒退法超前注浆、Mcnally系统支护、加密钢拱架、锚喷支护以及固结灌浆等措施进行加固支护,并选取桩号B17+757.000 m断面开展二维开挖变形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在未支护和支护2种工况下隧洞围岩和衬砌的变形和应力。结果表明:加固措施可有效控制变形和应力的发展;支护工况下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对洞周应力改善显著。采取的措施可成功地解决TBM穿越灰岩地区超长断层破碎带的难题。

    2024年04期 v.43;No.196 10-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输水隧洞TBM预制管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刘海威;

    菲律宾卡利瓦大坝项目输水隧洞具有小断面、长距离、高埋深等特点,处于高地应力、地震区,地质条件复杂,采用双护盾TBM单向施工,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国内常用管片的相同。笔者分析输水隧洞TBM预制管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理由,阐述优化设计思路,并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试验结果,对外加剂掺量、用水量、砂率和总灰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配合比优化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可减少40 kg,混凝土性能得到一定提高,为预制管片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04期 v.43;No.19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广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成效及问题探索

    唐毅;蒙彦昭;彭进朝;蔡贤豪;

    笔者结合广西正在实施的13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情况,总结出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为后续广西区内及其他地区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

    沈宏泉;林运胜;周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裂缝,影响施工项目质量和施工进度。笔者结合海城150 MW风电项目,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重点研究裂缝控制措施与对策,以期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黏土心墙堆石坝填筑受力特性有限元数值分析

    侯东祥;王健;吴文彦;

    笔者以蒙山县古皂水库黏土心墙堆石坝为例,采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大坝填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在掺入膨润土和不同碾压方式等工况下大坝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掺入膨润土及增加碾压遍数,大坝沉降量有所减小,振碾效果优于静碾效果;2)掺入膨润土对大坝基础灌浆部位变形几乎无影响,碾压方式和碾压遍数对大坝基础灌浆部位的变形及内力变化影响较明显;3)掺入膨润土后采取静碾2遍和动碾6遍的方案进行施工,大坝变形和内力变化均处于可控范围内,此方案是较为合理的。研究成果可为大坝填筑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4期 v.43;No.19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 黏土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掺配加工技术研究

    王健;周国杰;侯东祥;

    针对土石坝项目因周边环境、水文地质不良以及征地问题造成的土料场料源储量少、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笔者以广西蒙山古皂水库为例,分析土料加工控制原理,研究土料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控制措施,总结出控制黏土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质量优化的施工技术,提出适用于该项目的防渗土料掺配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工艺将土料生产效率从600 m3/d提高到850 m3/d,效率提高了41.67%;大坝心墙填筑工期由原计划的12个月缩减至9个月。研究成果可为土石坝土料加工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长输管道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探讨

    侯永朋;

    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给长输管道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笔者结合青藏高原地形和环境的特点,从材料控制、焊接控制、安装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长输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求;重点分析穿越冻土层、沼泽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管道施工要点,以及管道防腐处理和施工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控制要求。提出加强施工前准备、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和培训等提高长输管道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为青藏高原长输管道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024年04期 v.43;No.196 42-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 水利水电工程物资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探析

    舒福;马洋;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物资管理存在物资采购环节信息不准确、仓储管理存在库存过剩或短缺、供应链协同存在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笔者从物资采购、仓储管理、供应链协同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分析物资管理现状,探讨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供应链优化、流程改进和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物资管理的精度和效率;供应链协同和数字化建设有助于增强透明度和灵活性;流程改进和标准化能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综合运用多种优化策略,可有效解决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4年04期 v.43;No.19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新能源发电

  • 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蔡泓忻;

    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转型战略举措之一。构建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可为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笔者阐述投资指标体系概念及类型,结合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造价特点,从总体指标和子指标分别分析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建立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并以不同地区光伏电站为例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投资测算,结果合理,论证其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该指标体系可为项目不同参与方提供不同的工程造价指导,对提升光伏发电项目多方位、多阶段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2024年04期 v.43;No.19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浅谈广西山地风电项目植被恢复措施

    梅傲寒;

    随着风电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对地表扰动、植被毁坏以及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和对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引起重视。笔者通过分析广西山地风电场项目建设的特点,并结合山地风电项目植被恢复经验,对山地风电场项目快速恢复植被提出相关建议,可为类似山地风电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光伏电站智慧化运维设计

    李金伟;高鹏;王文帅;

    对光伏电站进行智慧化运维改造,可显著降低电站运维成本,并提高其准确性和效率。通过运用互联网、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笔者从站内巡检、安全防护、运行监控和维护检修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光伏电站智慧化运维设计方案,以期为光伏电站运维智能化改造和设计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山地陡坡光伏支架异形桩基础设计研究

    张文瑜;

    笔者以云南省会泽县某山地光伏电站项目为依托,综合考虑光伏支架桩基础结构稳定性、现场施工、工程造价、水土保持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对山地陡坡光伏支架桩基础形式进行探索性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够在山地陡坡上人工成孔的光伏支架异形桩基础。现场试桩结果验证该异形桩基础的可行性,为陡坡光伏支架基础设计选型提供可靠的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无损检测技术在风机基础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杨冶;蒋才洋;

    由于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不完善或因风致疲劳,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基础环水平度失偏等问题,从而影响风机安全运行。以贵州某风电场风机基础混凝土质量检测为例,通过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三维实景建模法、三维超声成像法等综合物探手段,对风机基础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采用全站仪测量基础环变形情况及水平度偏差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机基础混凝土深部不存在缺陷,但基础环内侧混凝土浅层出现裂缝、破碎缺陷;基础环水平度测量值超出设计要求。检测结果可为风机基础混凝土缺陷评价提供依据,为基础环纠偏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04期 v.43;No.196 70-7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沙漠环境对光伏组件影响的研究

    师永平;田成;

    笔者探讨沙漠环境中光伏组件的性能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通过对某沙漠地区的光伏电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地监测,收集了大量关于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太阳辐射强度的数据,并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沙尘浓度下的光伏组件性能变化。研究表明:沙漠环境中的高温和强辐射对光伏组件有显著影响,而沙尘对光伏组件的影响则更为复杂;相对湿度与辐射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沙尘沉降对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率有较大影响;沙尘浓度的增加导致透过率下降,进而影响光伏组件的效率。通过研究,期望能够推动光伏技术在更广范围内的应用,减少对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4年04期 v.43;No.196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陡坡山地光伏电站物料运输研究与应用

    赵志旋;覃柏钧;王凯;刘刚伟;

    陡坡山地光伏电站地形条件复杂,难以修建物料运输道路,且施工工期较短,因此很有必要对物料运输进行研究。笔者结合陡坡山地光伏电站的特点,总结出现有适用的物料运输方式,重点介绍轨道运输、无人机运输、索道运输的适用范围、设备配置和优劣势,分析运输效率和成本,并对2个典型光伏电站物料运输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工程实际采用多种组合运输方式,可提高运输效率,节约成本,降低安全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中选用高效、经济的运输方式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81-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山地光伏微孔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郭敏敏;蒋昊楠;

    为解决山地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施工难题,笔者分析山地光伏电站特点及微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难点,以甘洛320 MW光伏电站为例,研究微孔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技术与措施,以提高山地光伏电站建设水平,为微孔灌注桩施工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风电场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探讨

    樊建峰;林运胜;周熙;

    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存在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黏结力下降等问题,以辽宁鞍山海城150 MW风电项目为例,笔者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难点,探讨施工技术要点及优化措施。通过采用二次投料法抗冻混凝土搅拌工艺、低温抗冻泵送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技术,做好抗冻混凝土养护,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024年04期 v.43;No.19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履带式运输托架在山地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叶龙生;

    为了探讨履带式运输托架在山地光伏电站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结合山地光伏电站的特点,分析托架结构及托架设计要素,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履带式运输托架的应用,采用性能测试方法说明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陡峭山地和不规则地形以及潮湿和多雨的环境中,履带式托架能够有效通过,且比传统的轮式托架更稳定,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具有更高的操作灵活性,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操作风险和劳累程度。履带式运输托架在山地光伏电站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24年04期 v.43;No.19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山地光伏电站方阵支架及基础设计与施工

    王凯;邓艳军;戴桂兴;张磊;符瑾;

    由于山地地形多变和地质条件复杂,对光伏支架及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笔者结合某山地光伏电站的建设实践,对光伏支架及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设计的关注点,并提出光伏支架安装工艺和要求,以及微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要求,旨在为山地光伏支架及桩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98-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浅谈大坡度、复杂地形光伏电站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李伟;田成;林军才;

    笔者针对大坡度、复杂地形中的地质条件复杂、灌注桩长度确定难、施工难度大等难题,提出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详细阐述灌注桩施工关键工序的实施和控制,对常见施工事故提出相应处理和预防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光伏灌注桩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为光伏电站的可靠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024年04期 v.43;No.19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 大坡度山地双立柱光伏支架安装技术探讨

    赵玉鄂;王凯;戴桂兴;沈宏泉;刘权能;

    光伏支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运行安全、破损率及建设投资。笔者以云南玉溪某光伏发电项目为例,结合大坡度山地地形特点,探讨双立柱光伏支架运输及安装技术,阐述微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控制,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106-10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大坡度复杂地形柔性光伏支架施工方法研究

    田成;李伟;林军才;

    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将面临复杂山地地形,而传统的光伏支架无法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笔者以玉溪市易门县铜厂乡底尼25 MW光伏发电项目为依托,开展山地柔性光伏支架施工技术研究,重点对大坡度、复杂地形条件下柔性光伏支架施工工艺和安装质量控制等进行研究,并对柔性光伏支架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探讨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要点

    王亚兰;

    针对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技术复杂且环保要求严格,笔者从技术、环境、社会三个层面分析风电工程建设难点,探讨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管理内容及施工管理要点。结果表明:合理的项目规划设计、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监控是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115-11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储能技术

  • 高寒地区流动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分析

    汪永豪;

    高寒地区流动性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笔者以甘肃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为研究对象,依据DL/T 5330—201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和DL/T 5150—201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对流动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配合比应结合高寒环境的特殊要求进行优化调整;混凝土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值、相对动弹性模量等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绿色砂石加工系统设计

    张广辉;

    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的实际情况,开展砂石加工系统设计研究,通过采用分段破碎、分级筛分、整形制砂、除土筛分、洗砂相结合的生产工艺,DH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处理技术,以及全封闭生产车间并配置相应除尘、喷雾设备的除尘系统,使其周边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标。该砂石加工系统的设计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43;No.196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 悬臂式掘进机在小断面水工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罗小生;

    笔者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导流洞施工为例,探讨EBZ260型悬臂式掘进机在小断面水工隧洞施工中的应用,从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的钻爆法施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钻爆法,悬臂式掘进机施工对围岩扰动较小,可有效控制超欠挖,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施工更安全,施工成本低。施工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43;No.196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电网技术

  • 基于改进蜣螂算法优化LSSVM的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尤敬尧;段洁;伍瑞泽;

    为了使断路器故障诊断结果更可靠,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蜣螂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采取Circle混沌映射、莱维飞行和T分布扰动等策略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改善IDBO的寻优效果。采用IDBO搜索LSSVM关键参数最优值,建立基于IDBO-LSSVM的断路器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IDBO-LSSVM模型、DBO-LSSVM模型和GA-BPNN模型在进行断路器故障诊断时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7.44%、91.25%和90.00%,IDBO-LSSVM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验证了所提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的优越性。

    2024年04期 v.43;No.196 132-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试验研究

  • 某水封洞库工程防渗灌浆策略研究

    李领;

    通过实施地下水封洞库围岩灌浆,降低围岩渗透系数,是实现提高洞库水封性和控制洞库渗水量双重目标的重要手段。笔者依托国内某在建水封洞库工程,结合已实施的不同类型灌浆数据,对预灌浆和后灌浆的灌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灌前透水率-单位耗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预灌浆效果优于后灌浆;在现有灌浆压力条件下,灌浆部位围岩结构没有发生明显非线性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灌浆压力;相当部分灌浆孔的灌前透水率接近于0 Lu,单位耗灰量也仅为封堵灌浆孔的耗灰量,灌浆判据有进一步调整优化的空间。研究成果对后续水封洞库灌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2024年04期 v.43;No.196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工程管理

  • 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在大断面地下洞室群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

    王润泽;徐志;李法乾;

    笔者结合大断面地下洞室群施工中存在地质情况不明确、施工环境复杂等难题,分析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阐述系统架构及其功能,总结出系统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将智能化和信息化与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相结合,利用BIM、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施工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协调配合,提升工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能够为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项目提供全面、高效的智慧化管理支持。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推动工程建设实现高效、安全、优质、经济的目标。

    2024年04期 v.43;No.196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广西优秀科技期刊 《红水河》杂志(双月刊)2025年征订启事

    <正>《红水河》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利电力技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英文版)》入选期刊,并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刊在CODEN国际刊名中心的代码为HNGSEK。本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编辑严谨;主要刊登水利水电、火力发电、输变电、新能源等工程规划、咨询、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水利水电、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电网技术、火力发电、水电站运行、岩土工程与勘测、工程管理、试验研究等。本刊的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火力发电、输变电、新能源等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竭诚欢迎各单位及各界人士订阅。另外,本刊亦开展广告业务,欢迎惠顾。本刊2025年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60元(含邮费),请直接向《红水河》编辑部订阅。

    2024年04期 v.43;No.196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撰稿须知

    <正>1.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引用资料请给出参考文献。文稿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来稿全文(含图、表)字数一般为5000~6000字;文题力求简洁、确切,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来稿请附3~8个中文关键词和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摘要为一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独立短文,要用第三人称书写。主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重点突出结果和结论);附英文文题、关键词、摘要、作者单位的译名,以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2.本刊采用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上投稿,投稿网址为http://www.hshz.cbpt.cnki.net。文稿应为Word文件。文稿中的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2011)书写。计量请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等特殊符号除外),单位的符号一律用正

    2024年04期 v.43;No.196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下载本期数据